顧景舟、蔣蓉
、徐秀棠、呂堯臣、汪寅仙、徐漢棠、譚泉海、李昌鴻、周桂珍、何道洪等1
2
3
4
5
6
7
8、李昌鴻:1937年出生于江蘇宜興丁蜀鎮(zhèn)
9
10
紫砂壺十大經(jīng)典壺型有西施壺
1
原名西施乳,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
2
掇,落起來的意思
,掇球,落起來的球。掇只是大亨原創(chuàng),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(tǒng)圓壺式,也是最優(yōu)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,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,壺蓋,身壺,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,壺腹為大球,壺蓋為小球,似小球掇于大球上。故稱掇球壺。3、石瓢壺:
“石瓢”最早稱為“石銚”
,“銚”在《辭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
,出水暢順,壺身呈“金字塔”式,觀賞端莊。那么,紫砂“石銚”何時稱“石瓢”呢?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,顧引用古文“弱水三千4、潘壺
據(jù)《陽羨砂壺圖考》記載
,潘仕成字德畬,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。由于潘氏家傳素嗜飲茶,便在宜興訂制專屬砂壺,一則自用,一則往還饋贈。潘氏訂制的砂壺形制固定,且慣于將印款落于蓋沿之上,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,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“潘”印。由于潘氏聲名遠播,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稱為“潘壺”
。壺腹作扁柿形者,曰“矮潘”;器身稍高,近扁球形曰“中潘”;器身高,近梨形者,是為“高潘”。5、仿古壺
一說清代邵大亨初創(chuàng)
,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,后人仿制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。另說最早見于近代趙松亭按吳大授意所作,身扁、腹鼓、頸高、蓋板平滑,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,合成圓線飽滿,扁鈕有力,虹鈕有勢,二彎流胥出自然。圓圈把勻勢而起
6
容量:180cc
此泥礦名稱,因宜興產(chǎn)地方言沿用已久
,為恐溷淆,故用其音直譯文字,以“底糟青”名之。7
、容天壺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羅漢,取名源于“肚大能容天下事”
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首創(chuàng),早期作品壺形偏低,后來壺形較高。要體現(xiàn)此壺的氣韻的確很難,需要做壺之人用心體會。在氣韻飽滿的壺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頸出水效果極佳
8
笑櫻壺是紫砂壺中的經(jīng)典壺型之一
笑櫻壺以交融而又諧調之態(tài)漫流的幾種色彩
9
文旦創(chuàng)于明未清初,形與西施
是啊
10、漢鐸壺
漢鐸
其為之作銘的漢鐸壺可算是目前在紫砂歷史上最據(jù)研究價值的漢鐸壺了。
中國紫砂壺十大名家:顧景舟、徐秀棠
紫砂壺師從古至今都有不同的名家
清代時期的壺藝家有:陳明遠
民國時期的壺藝家有:李寶珍
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,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間
紫砂壺起源于中國紹興,起始于明武宗正德年間
姓 名:
聯(lián)系電話:
留言備注:
我要留言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